20年前的大学,是利好所有中上游成绩的学生,那个时候虽然没有什么比例,但能考上就是能考上,考不上高中就是考不上,可以花钱。
当时要的其实只是一个行为罢了,而考上大学,也就基本上有了铁饭碗。所以那个时候,怎么都要上大学,复读可以,报班可以,只要可以上大学。但是,对成绩比较好的孩子,是不太友好的。因为,没有太多可能性。那个时候,大学类似基础教育,和现在有点类似,但却不一样,现在的是大学多,希望大家可以上,那个时候是统一制造一部分出来,也可以说是大家的目的比较雷同。
而现在的大学呢?是利好成绩优异者的。成绩不太理想的,毕业后都找不到工作,还需要再考,你可能读的是二本,他可能读的是一本,高考时你鄙视他,但是考公务员时呢?大家又一样了。
但是,现在的教育,倘若你考上大学后,专业对口,兴趣对口,今天的大学能提供给你无限的可能,足够放任,对于头部尖端人才而言,给了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,因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,科技高速发展,企业与高校深度合作,要资金有资金,要基地有基地,只要这个学生愿意钻研,他可以闯荡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,过去哪有这个资金这个条件?
如雷军捐给武汉大学13亿,定向支持科技创新的。牧原捐给河南农大10亿,也是专项创新基金。
以前读书时学校很穷,哪有钱支持一个人去搞创新?合肥高新区怎么来的,一所大学,一个区。高科技企业多有博士站,博士站有科研项目可以直接在企业里商用,整个企业对于博士站而言,就是一个大实验室,互惠互利,甚至我感觉那些教授仿佛都是企业高管一般,座谈会也会参加。
用大白话总结就是。以前只要能考上大学,就能坐办公室,成大学老师,成公务员。
今天呢?
你考上大学等于还没考上,事业编考试才是当年的高考,不过对于头部精英来说,这是最美好的时代,因为有足够的舞台供表演,只要是精英,就可以尽情的绽放……
所以,孩子的未来该怎么规划?不要想那么多,肯定和我们现在不太一样。
若是成绩中等偏上,不含中等,就瞄准铁饭碗。我见过很多中等偏下的,你可以感觉到小孩不一样,他们也是要求能考上,只是……
若是成绩中等及偏下呢,其实就该瞄准蓝领,我当年上学的时候,就是往这个想法上靠拢的,只是没有想到世界变化那么慢。但现在是可以的,学一技之长,没必要去浪费太多其他时间,可以类德国模式。
现在很多家长在呼吁普及高中教育,其实现在高中已经招的太多了,半数孩子可以上高中,只是考上高中的孩子里,有半数压根就不该上高中,对于他们而言,这三年完全是折磨。就是天书,听不懂,纯粹浪费时间!在班级里没有存在感,没有成就感,时刻都是边缘人。
为什么抑郁?就是因为这些,跟着人家一样早起晚归,别人至少有正反馈,他没有。过去那个年代,只要考上了高中,最终都能有个铁饭碗。无非是复读几年的事。
现在?你若是考不上二本?
要么,花大价钱读民办。
要么,读职高,职高学历约等于没有学历。
我们那个时候的高中,除了个别体育生以及像我这种买上的,几乎没有差生,每个人都很上进,无非是脑子好使与不好使的差别,例如我们班成绩很一般的,中下游的,现在有当大学老师的,有当高中老师的,有在银行当领导的,无非是应届考走还是复读了一下下。
正文完:
今天是写日记的第4141天
赤盈配资-交易配资网-股市配资合法吗-股票配资学习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