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35年,一支被蒋介石派去"围剿"红军的川军部队,行军速度竟与红军保持惊人一致——快慢同步,形同影子。更蹊跷的是,这支队伍的指挥官郭勋祺曾在1927年冒死掩护陈毅脱险。当蒋介石的电报如雪片般催促进攻时,战场上却只传来零星的枪声。这场被后世称为"默契围剿"的军事行动背后,藏着怎样的生存智慧?
"给红军留活路,就是给自己留活路!"刘湘对心腹郭勋祺的这句密令,彻底撕碎了蒋介石"一石二鸟"的算盘。彼时的四川王早已看穿:南京方面调集十万中央军入川,名为助剿,实为夺权。当蒋介石要求川军与红军死磕时,刘湘在书房抽完三袋旱烟,突然拍案大笑——他想起《三国演义》里周瑜"假途灭虢"的典故。次日,被选中执行任务的郭勋祺收到特殊指示:枪口抬高三寸。
彭德怀最先察觉异常。这位以暴脾气著称的红军将领发现,追在身后的川军总保持一天路程,像极了老家湖南的"送亲队伍"——既不能太近犯忌讳,又不能太远失礼数。在土城战役中,郭勋祺部明明占据高地,却对红军炊事班"视而不见"。当地老乡传得更玄乎:见过两军士兵隔河对骂,骂完各自回营吃红薯。蒋介石派来的督战官急得跳脚,川军士兵却振振有词:"红军会遁地术,追不上嘛!"
南京的报纸突然开始吹捧"川军剿匪大捷",刊登的"战果图"上赫然标注歼灭红军万人。实际在前线,郭勋祺正和新四军派来的联络员下象棋。这种诡异的平静持续到1935年底,直到蒋介石嫡系部队突然接管成都军械库。刘湘在日记里写道:"有人要演鸿门宴,可惜项庄剑法太差。"此刻的川康绥靖公署里,参谋们正在地图上比划:若中央军从东来,红军往北走,这盘棋该怎么下?
1937年卢沟桥的炮声,炸碎了所有伪装。刘湘在国防会议上甩出惊雷:"四川出30万兵,500万壮丁!粮食要多少给多少!"这个曾与红军"假打"的军阀,此刻拍着桌子对孔祥熙吼:"南京的算盘珠子别打到抗日头上!"更戏剧的是,被蒋介石撤职的郭勋祺,拖着伤腿在太湖战场连斩七名日军。记者问他为何如此拼命,他摸着左腿的旧伤笑道:"这里头有颗子弹,本该在土城就还的。"
当郭勋祺将3万发子弹偷偷运给新四军时,戴笠的密报已摆在蒋介石案头。1939年寒冬,这位"抗日猛将"突然被调往重庆坐冷板凳。与此同时,刘湘的灵柩正沿长江顺流而下,两岸百姓自发摆起香案。历史在此刻露出残酷的幽默:曾经互为"戏搭子"的两人,一个被明升暗降,一个成民族魂灵。蒋介石在日记中满意地写道:"川局已定。"却不知延安的窑洞里,毛泽东正对周恩来说:"该请川剧班子来演《华容道》了。"
某些教科书总爱把军阀塑造成脸谱化的反派,却解释不了为何刘湘的遗嘱写着"抗战到底"。当郭勋祺把军服送给缺衣少弹的新四军时,大概想起了陈毅当年送他的那包红糖。这些被称作"投机分子"的人,在民族存亡之际,竟比满口主义的政客更懂大义。说来讽刺,最会"演戏"的川军,反倒演出了最真实的爱国剧。
当"保存实力"遇上"民族大义",到底哪种选择算真聪明?看刘湘们左手应付蒋介石,右手支援共产党,最后把全部家底砸进抗日战场——这是老谋深算还是热血上头?那些骂军阀"墙头草"的人不妨想想:要是你手握十万雄兵,会像他们一样豁出家底抗日,还是学某些人"曲线救国"?
赤盈配资-交易配资网-股市配资合法吗-股票配资学习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